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首次實現“綠電入?!?/h1>
2022-04-14 08:25
4月13日,從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與冀北電力交易中心達成“綠電”采購交易后,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渤海油田秦皇島32-6油田和曹妃甸11-1油田群的29個海上生產平臺已全部接通綠色電力供應,使用綠電量近兩千萬度。
本次采購交易是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首次完成綠電市場化交易,也是截至目前中國海油完成的單次最大綠電交易量,其交易總額達到1.86億度,將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6.4萬噸。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首次用上“綠電”將對進一步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綠電”即綠色電力,是指在其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相較于其他發電方式,綠電對環境影響較小,它主要來源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相較傳統電力,綠電價格偏高,但其在發展中具備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對于用電企業,通過綠電交易,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接入規模,逐步構建起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可加速企業綠色轉型,實現低碳甚至零碳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交易,我國日益豐富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得到優化配置,從而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進入良性循環。
面對“十四五”期間強勁增長的電力需求,中國海油以加快綠電交易市場化作為中央企業落實“雙碳”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綠色油田建設,擴大綠電交易比例。
渤海油田作為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多年來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更好的保護”這一理念,繼2021年突破“岸電入海”技術瓶頸后,2022年又在國內海洋石油行業中率先實現了“綠電入海”,將河北省張家口市的綠色風能和太陽能通過高壓線路輸送至渤海,讓來自內陸地區的新能源成為海上生產平臺的動力引擎。
據悉,為保證綠色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已完成相關所有高壓線路年度綜合預防性維保工作,確保“綠電入海”大動脈的安全暢通。